
世界地球日
全國育成大串連!
綠色冀泉贈苗種樹
區塊鏈作林間紀錄
記者 楊真懿 / 花東報導
響應淨零碳排政策,用行動種樹來守護我們的地球,22日世界地球日當天,由國立臺東大學創新育成中心與綠色冀泉社企合作,共同串聯全台育成機構一起種下牛樟樹,一同響應淨零碳排政策,用行動種樹來守護我們的地球。臺東大學校長曾耀銘致詞時表示,本校推動綠色國際大學以「智慧、健康、永續、美學」為內涵,具體實踐SDGs;期許大學中每一位成員對永續發展的素養與行動,今年度推廣種班數用實際行動愛地球,尤其在校園種國寶樹是最有意義的,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前人種樹後人乘涼,要種就種屬於臺灣原生種的樹苗。
綠色冀泉社企創辦人陳宇華表示,氣候變遷、全球暖化速度加速,研究報告指出,每分鐘50個足球場大的森林在消失,而對抗氣候變遷最簡單有效又永續的方式就是種樹, 要種樹就種台灣原生高經濟樹種(如:牛樟、肖楠、台灣土肉桂、毛柿、金新木薑子等),尤其是校園,能兼顧經濟與生態價值,種樹不難,難在持續養護,並創造樹的循環經濟。
本次活動支援全台各活動單位人力的南和國際旅行社總經理翁琳育表示, 2022年是世界地球日的52周年,期望落實綠色經濟及商業的永續經營,以建立健康的社會與環境。
呼應世界地球日52周年的「52個投資星球的方式」第一項就是植樹,近年來推動森Do旅行廣受學校好評,能在各校園種台灣好樹,更是愛台灣最好的行動證明。
臺東大學產學營運暨推廣教育處處長謝昆霖指出,因應氣候變遷,世界各國邁向淨零碳排勢在必行,臺東大學產推處、創新育成中心積極協助推廣種樹理念,已成功在台灣國內傳遞,同時也呼應臺東大學實踐USR的決心。感謝綠色冀泉提供最好的樹給全國各校,後續將透過區塊鏈紀錄當天種樹資訊,持續追蹤,讓這美麗校園的班樹,能繼續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