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 時 社 論
遠距教學 衝擊國小
低年級國語課程學習
桃園市 新聞記者公會
理 事 長 陳 中 興
新冠疫情改變了學習樣貌,每位學子必須配合政策指引,接受線上遠距教學、混成教學、實體教學;不同的教學,有無達成學習成效,各縣市的扶助學習資源中心都會透過科技化測驗進行追蹤,做進一步的了解;其中,桃園市發現線上教學對國小低年級學生在國語課程學習上,比實體上課差了一些。
教育部國教署對於國中及國小學習落後學生,會進行補救教學,桃園市一百一十學年度共有二萬一千五百七十八位國中及國小同學接受補救教學。桃園市學習扶助(補救教學)資源中心,進一步從參與一百一十學年與一百零九學年補救教學人數比對,一百一十學年線上學習的國小低年級同學,參與補救教學的人數明顯比往年要多,顯示線上教學對低年級國小同學在國語課程學習上有明顯的衝擊。
教育學者認為,國小低年級學生,使用線上教學平台的能力不足,這會造成學習力下降,校方並須調整授課方式,家長需要從旁協助,才能提高孩子的學習力。
致於國小低年級同學在線上教學後,國語課程的學習力下降原因,經桃園市學習扶助資源中心調查及訪視後發現,低年級國小學生注意力不能集中、沒有在教室接受老師指導練習,這都是導致線上學習比實體上課成效差許多原因,也形成國小低年級國語扶助學習課程人數攀升。
國中及國小的補救教學目的是讓後段班同學,在每學年寒、暑假及上、下學期等四個階段,接受校方即時協助,讓學習落後的學生能趕上進度;但資訊力不足的國小低年級同學,線上教學反倒形成學習的阻礙,衝擊到國小低年級同學國語課的學習,值得注意與重視。